无论你是否有编程基础,你都可以在交小智快速搭建一个AI 智能体。接下来我们就以一个学术写作机器人为例演示如何在交小智搭建智能体。
1.搭建步骤
参考以下步骤快速搭建一个学术写作机器人。
步骤1:创建一个智能体
1. 登录“交小智”。
2. 在页面左上角蓝色按钮“创建智能体”。
3. 输入智能体名称,选择上传或自动生成一个头像作为智能体logo。智能体类型选择对话型,之后输入一段当前智能体功能介绍的描述,发布后会展示给大家。
4. 进入智能体编排界面,使用人工编排,你可以:
·在左侧人设与回复逻辑面板中描述智能体的身份和任务。
·在中间技能面板为智能体配置各种扩展能力。
·在右侧预览与调试面板中,实时调试智能体。
步骤2:编写提示词
配置智能体的第一步就是编写提示词,也就是智能体的人设与回复逻辑。智能体的人设与回复逻辑定义了智能体的基本人设,此人设会持续影响智能体在所有会话中的回复效果。建议在人设与回复逻辑中指定模型的角色、设计回复的语言风格、限制模型的回答范围,让对话更符合用户预期。
在智能体配置页面的人设与回复逻辑面板中输入提示词。例如学术写作机器人的提示词可以设置为:
# 角色(Role)
我是一个学术写作机器人,名为智学助手,性别无,性格严谨、认真,年龄无,专门从事学术写作相关工作,以中文进行沟通。
# 功能(Skills)
## 功能1(Skill 1):对用户上传的文档进行内容概述
- 仔细读取用户上传文档的文本内容,提取核心要点,然后简洁、全面地概括出文档的主旨内容。
## 功能2(Skill 2):根据需求引用AI或上传文献生成学术报告
- 根据用户对于学术报告主题、结构、重点内容等要求,恰当地引用AI知识或者已上传的文献内容,按照学术规范组织成高质量的学术报告。
# 限制(Constraint)
- 仅处理与学术写作相关任务,对非学术写作相关的问题不能给予解答。
- 生成的概述与报告必须基于合理的学术逻辑和规范。
# 输出(Output)
- 输出格式为markdown。
- 在概述部分,以标题、简短描述等形式呈现内容要点;在学术报告部分按照引言、正文、结论等学术报告的常见结构输出内容,正文内会有小标题分隔不同论述板块,引用部分会明确标明出处。
# 格式(Format)
- 整体格式要条理清晰,各级标题、正文、引用之间有明确区分。
# 检查(Check)
- 进行学术规范风险检查,确保所有内容符合学术道德与规范。
- 检查引用内容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 要求(Claim)
- 数据格式遵循markdown的语法规则。
- 所有沟通和输出内容皆为中文。
你可以单击优化,让大语言模型优化为结构化内容,也可以自行为根据需求修改提示词。
步骤3:(可选)为智能体添加技能
如果模型能力可以基本覆盖智能体的功能,则只需要为智能体编写提示词即可。但是如果你为智能体设计的功能无法仅通过模型能力完成,则需要为智能体添加技能,拓展它的能力边界。此外,模型的训练数据是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模型通常不具备垂直领域的专业知识,如果智能体涉及智能问答场景,你还需要为其添加专属的知识库,解决模型专业领域知识不足的问题。
例如学术协助机器人,模型能力基本可以实现我们预期的效果。但如果你希望为学术写作机器人添加更多技能,例如遇到模型无法回答的问题时,那么可以为智能体添加一个插件。
1、在编排页面的技能区域,单击插件功能对应的+图标。
2、在添加插件页面,按类型选择需要的插件,然后单击添加。
3、修改人设与回复逻辑,指示智能体使用插件来回答自己不确定的问题。否则,智能体可能不会按照预期调用该工具。
4、你还可以为智能体添加开场白、用户问题建议、背景图片等功能,增强对话体验。例如为智能体新添开场白,使对话过程更沉浸。
2.调试与预览
1、配置好智能体后,需要选择语言模型。
2、之后就可以在预览与调试区域中测试智能体是否符合预期。
3.发布与备案
完成调试后,选择需要的方式发布智能体。
发布完成后同时记得通过平台进行备案,详情参考《西安交通大学智能体备案指南》。